[专题] 学子夺魁:情系慈母恩师
校新闻网讯(记者 柳青 摄影 管昱)“下面我宣布,第二届北京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特等奖得主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邢哲铭!”
随着比赛最高奖项的揭晓,赛场里掌声、祝福声不断。
这个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年轻人在赛场上用自信的表现、独特的观点、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英语表达征服了评委和嘉宾,毫无悬念地夺得了比赛的冠军。“能获得特等奖我的心情是很激动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这样说到,“细想来,我此次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从小就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和老师的重点培养下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当然,赛场上对比赛技巧的把握也很重要。”
邢哲铭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
得奖之后,邢哲铭想得更多的是感恩,他最为感谢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母亲,另一个是他的老师
他脸上抑不住地流露出喜悦之情
邢哲铭的母亲是一名英语教师,她对邢哲铭的影响是长期而潜移默化的。在她的要求下,邢哲铭从小就开始接触英语,“毫无疑问,正是由于我母亲一直以来在英语方面对我严格要求,才有了我今天的成绩,她是我最感激的人,我想把这次比赛的成绩作为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另一位让邢哲铭心怀感激的人是吴敏苏教授,她是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邢哲铭是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公共关系专业的学生,与外国语学院并没有太大关系,“她并不是我的专业老师,却能给我这么大的帮助,这很让我感动”,邢哲铭对
除了慈母恩师的帮助和教导,邢哲铭的获奖还得益于他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赛前辛苦而充分的准备。
“因为我是大四的学生,所以在创业这个问题上可能会比其他参赛者想的多一些,也会有更多的自己的看法”他说,“正如我在演讲中说的那样,对于大学生来讲,创业并不完全意味着自己创办一个企业,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自己做自己的老板。”
虽然对创业问题有一些深入的思考,但在拿到参赛题目“全球化时代北京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后,邢哲铭还是觉得很棘手,“这个题目的关键就是要抓住创业精神写出新意,我在比赛前准备了大概两周,改了8、9次稿,每一次几乎都是将自己以前的观点推翻了重来,最后我确定了这个切入点”他说,“真正的创业也许并不适合每一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这也是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的我对于创业的想法。”
《北京日报》:(蓝庆新)雄安新区数据要素创新“...
《中国经济半年报》:(庄芮)外贸多元化拓展 破解...
《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海外版:(科林)推广中国文化,促进...
新华社:(屠新泉)中国经济系列专题片《巨轮永向...
央视新闻:(屠新泉)中国经济:顶压前行 好于预期
新闻周刊:(赵忠秀)机电出口,“智”造新动能
第一财经:(屠新泉)进出口波动之中保持高位,关...
人民论坛网:(黄宝印)在高水平教育开放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