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商学院全球化管理论坛 思科总裁林正刚作主题发言
校新闻网讯(国际商学院稿)

国际商学院院长助理


林正刚总裁作主题为《中国城市化带来的契机——信息化重新定义》的演讲。林正刚首先展示了一组数据:今天的美国,有93%的人口是城市居民;今天的中国,有将近6亿的城市居民。据报道,2025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9.2亿,一国90%的GDP也将来自城市。根据这些数字,他得出的结论是未来的中国如果要实现GDP的增长,就有需要也有压力进行城市化,城市化趋势是必然的、不可逆转的。然而中国实现城市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按照现在的观念、步伐继续发展,但如此一来,伴随城市化的是层出不穷的环境、能源问题,其结果可以预期,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另一个选择是开拓新思路,用一种新方法来实现城市化。
林正刚认为,打造新城市需要超前的理念,那就是“新城市为未来而建,而不是过去或者现在”。他阐述了U CITY的四个条件:宽带、信息整合、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型、信息是建材。中国的宽带在过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还有改善的空间。作为公共服务,中国的宽带渗透率、下载速度、费用还与其他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中国有一个跨越性发展的机会。信息整合方面“偶然性架构”是很多大企业面临的挑战。林正刚提倡“信息是建材,信息化要从根本做起”,当在设计时就加以考虑信息化的时候,信息化才真正开始了。这四个条件与技术无关,都是需要理念上的改变。同样,信息化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挑战,建设智能+互联城市是个一把手工程。

在座学生积极踊跃地向林正刚提出问题。大部分学生问及他对学生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建议,林正刚回答说,我们处在很好的社会进程中,每天面对无数的变化,所以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企业飞速变化的时候,自己也要学会适应这种变化,了解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成功需要运气,但是也要不断提升自己,有广阔的视野和世界观,明确方向和目标,时刻准备着抓住机会。面对挑战时不能一味钻牛角尖,退后一步使视野变广阔,就可以看到更多的解决方法。当你没有想到解决方法的时候,困难才会变成压力;等到着手开始解决的时候,压力就变成动力了。林正刚精彩的诠释博得了学生们的热烈掌声。

《经济日报》:(赵忠秀)加快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青年报》:(乔成治)中美贸易“休战”背后...
《中国石油报》:(董秀成)2035年目前最好的足彩app碳排放权交...
《中国妇女报》:(赵崔莉 刘美淇)“十五五”时期...
《中国经济时报》:(赵忠秀)把准“三化”方向 让...
《天山网》:(Abbas Jawad Kdaimy)Expat Eyes|T...
中国工业新闻网:(董秀成)深度解读2035年国家自...
《中国经济时报》:(王志民)激发根本动力: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