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北京考试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红色支旅”团队)月亮在山头 我们在山脚
月亮在山头 我们在山脚
(《北京考试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红色支旅”甘肃华池列宁学校支教团队
一路上,从惠新西街的地铁站到北京西站候车大厅,从古城西安的老城墙到甘肃庆阳的皮影戏,从南梁革命老区的一碗荞麦面到列宁小学的几十张孩子稚嫩的笑脸,变换的是窗外的风景,变换的是不同的小吃与口音,不变的是我们。
这里的天比我们想象得更蓝,就连飘过的云朵都清得多,淡得多。目力所及,挡住视线的不是钢筋和水泥,而是起伏的山峦上茂密的树林。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你突然觉得,呼吸的每一口气息都有芳草与泥土的清香,更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耳边渐渐没有了车鸣的喧嚣,只有时而传来的流水叮咚,打破山路上的清静。
一路走过,山脚下的农舍里,我们安顿下来。农家大哥刚刚打来了清冽的泉水,刚刚摘下的瓜果加一把盐、少许醋就是一盘好菜,“货真价实”的白面馒头吃到嘴里也是甜滋滋的。这般自在、与万物共生的“世外”生活,顿时消除了我们奔波的疲惫,仿佛我们不是来到,而是回归。
村干部大哥非常热情——从行政概况到风土人情,从革命传统到经济建设,从文化教育到医疗卫生,将南梁的大大小小、方方面面,为我们做了详细介绍。
而这片土地给予我们最多感动的,莫过于孩子们的笑脸了。当我们一路走过,当我们真正看到这群等待着的孩子们时,竟被一种源自心底的纯粹所征服。我们精心准备的那些自我介绍,此时已显得有些多余。走上讲台,用粉笔写下我们的名字,“大家好,我们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他们如同散落在人间的天使。羞怯的笑脸上,一双双眸子竟有着山泉水一样的清澈,欢声笑语,如同响在这山山水水间的歌谣。他们不会用多么华丽的言词来介绍自己,他们也不会用什么方法来让我们认识他们——永远都是那样一张笑脸,与天地融为一体的笑脸,来自于心底最真最美的笑脸。一句“哥哥姐姐,来我家吃饭吧。”让我们这些离家的学子感到了家人一样的熟悉与温情。
总是觉得太多的赞美会让这片土地显得陌生,总觉得太多的话语会让这些孩子感到距离。蓝天之下,这些纯洁可爱的笑脸深深感动着我们。
夜深了,四处是安逸的宁静,月亮在山头,我们在山脚。
链接:
http://bjksb.bjeea.edu.cn/html/ksb/kaoshiwenhua/2011/0817/38902.html
《环球时报》:(吴英杰)高市涉台挑衅言论引火烧身
中国新闻网:(吴英杰)高市一语,日经危局
《经济日报》:(赵忠秀)加快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青年报》:(乔成治)中美贸易“休战”背后...
《中国石油报》:(董秀成)2035年目前最好的足彩app碳排放权交...
《中国妇女报》:(赵崔莉 刘美淇)“十五五”时期...
《中国经济时报》:(赵忠秀)把准“三化”方向 让...
《天山网》:(Abbas Jawad Kdaimy)Expat Ey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