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大使声音 解析中法关系
校新闻网讯(记者 张鹤菲)
论坛正式开始之前,校党委副书记陈建香、团总支书记徐松在小会议室与蔡方柏大使进行了亲切的会谈。另外,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还有外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田文泉、团总支书记赵凤琴、06级辅导员张建萍以及法语系教师代表。
蔡方柏,1987年至1990年任中国驻瑞士大使,1990年至1998年任中国驻法国大使。1998年10月离任时,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授予他法国大将军级荣誉军团勋章,以表彰他对中法关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论坛伊始,蔡方柏以一句“我也是学外语出身的”拉近了与在座的外语学院师生的距离。接着他详细讲述了中法建交背后的故事,比如戴高乐总统派前总理富尔来华秘密递交其有意建交的亲笔信、谈判艰难时周总理的巧妙安排以及建交前达成的“三点默契”等。
蔡方柏将中法关系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建交后,中法关系总体顺利,但也遇到不少困难。对于近一两年来出现的波折,他解释说,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日益成为影响国际体制演变的重要因素;二是法国近一二十年来发展低迷,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四下降到世界第六,而新一届法国政府为了转移民众注意力,将法国的衰退归咎于中国的发展;三是“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依然存在,法国难以适应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
对于今后中法关系的走向,蔡方柏持审慎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面对国际格局的变化,推动全球多极化发展是中法共同的目标;经济上中法的互补性还是占主要地位;文化上两国也都主张文化多样性,主张不同文明间应对话解决分歧。
两个小时的讲座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两名学生提出了涉及中法经济、政治的问题。蔡方柏说“这样的问题很重要”,并给予了详细的解答。
学生提问环节
最后,外语学院工作人员向蔡方柏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礼物。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据悉,本届外语文化节将于下周一正式开幕,开幕式现场将邀请到多位驻华大使及外国官员,之后还将举办西班牙语国家大使论坛。新闻网将继续报道,敬请关注。
《中国经济半年报》:(庄芮)外贸多元化拓展 破解...
《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海外版:(科林)推广中国文化,促进...
新华社:(屠新泉)中国经济系列专题片《巨轮永向...
央视新闻:(屠新泉)中国经济:顶压前行 好于预期
新闻周刊:(赵忠秀)机电出口,“智”造新动能
第一财经:(屠新泉)进出口波动之中保持高位,关...
人民论坛网:(黄宝印)在高水平教育开放中加强“...
CCTV2《央视财经评论》:(屠新泉)外贸顶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