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5-02-27 第05版)
近日,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除持续燃爆国内市场外,已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海外市场上映,且收获了极佳的口碑,成为中华文化出海的又一典范之作。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出海并非个例。2024年,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斩获“游戏界奥斯卡”TGA的最佳动作游戏奖和玩家之声奖,“圈粉”全球玩家,被外交部发言人点赞;中国现象级剧作和网络微短剧在国际流媒体平台热播,在海外备受热捧和“催更”;多部中国网文作品再度入藏大英图书馆,英文版在线阅读次数突破亿级大关,书粉遍及全球。网游、网剧、网文在海外成功“出圈”,蕴含其中的中华文化内核,也收获了大量海外用户的关注。如今,网游、网剧、网文作为文化出海“新三样”,正以数字时代的创新表达,开启中华文化出海的全新篇章。
“新三样”开启中华文化数字出海新篇章。目前,世界已经全面步入数字时代,网游、网剧、网文、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短视频及直播等数字新业态成为中华文化出海的生力军。“新三样”正是中华文化积极适应时代与技术变革,从传统出海渠道向数字出海渠道加速升级的生动缩影。《全球数字文化产业出海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跻身2021-2023年全球数字文化产业出海十强国家,中国文化类App出海营收占全球近39%,稳居世界第一。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品市场规模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已然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力载体。2024年末,停更三年的李子柒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新作品,正式宣告回归,引发海内外网友广泛关注。李子柒的成功,恰恰展现了中华文化数字出海的独特竞争力,那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视听技术、数字传播渠道深度融合,进而创新表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未来,随着更多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不断涌现,海外用户将能更全面、更深入地感受中国形象、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
“新三样”开启中华文化精准出海新篇章。“新三样”能在海外社交媒体上长期引发热议,靠的不仅是新颖的形式,更在于对中华文化内容的精准调整。中华文化本身就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惯、消费需求各有不同。只有精准把握这些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整策略,才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让海外用户准确领会文化内涵,增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穿透力。比如大量中国网文作品通过引入AI翻译技术,推出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法语、印尼语等多种语言版本,更贴合当地读者的语言习惯。此外,“新三样”不仅仅是单一的作品出海,还体现了精心布局的“造船出海”策略。以网剧为例,除通过当地平台传播外,如今更多依托国内主流视听平台的国际化渠道走向全球。这一模式既为中国优秀文化作品的海外传播提供了长期支持,也通过平台本土化策略的深化,进一步提升了文化产品的国际适应性。
“新三样”开启中华文化自信出海新篇章。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出海的坚实根基。如果说数字出海改变的是形式,精准出海优化的是策略,那自信出海更新的就是理念。刺激性营销、爽感内容或许能短时间吸引海外用户目光,但真正能深入人心、长久留存的,是产品蕴含的文化魅力,而这魅力源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黑神话:悟空》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宝库,把名著《西游记》里的核心元素,巧妙转化为游戏里的世界观、场景、人物、设定、招式等,高度还原极具中国风格的角色和建筑场景,让海外玩家真切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游戏里不少形象、道具和武器,直接用拼音命名,像“龙”叫“Loong”,“金箍棒”叫“Jin Gu Bang”。这虽然增加了不熟悉中国文化玩家的理解难度,却也激发海外受众主动探索,慢慢习惯使用更具中华文化韵味的词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中华文明传播的新纽带,“新三样”对中华文化出海的意义,远不止制造短期爆款、实现“出圈”,更见证了中华文化出海迈向数字出海、精准出海和自信出海的崭新时代。相信未来,随着更多“新花样”在海外登场,中华文化必将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讲师、硕士生导师
附原文链接:https://rmzxb.183read.cc/#/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