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好的足彩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目前最好的足彩app > 正文

媒体目前最好的足彩app

《社会主义论坛》:(赵崔莉、辛颖颖)以思政引领力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编辑: 张新云

(来源:《社会主义论坛》 2025-02-05)


习近平总书记在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作为“六力”的首要力量,思政引领力肩负着培养创新型国家必须做到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1]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论其三者的关系,科技进步需要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则需要通过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辐射带动力量,因而,思政引领力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思政引领力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精神意蕴

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举旗定向力塑造拔尖创新人才的理想信念源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把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上的“钙”,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理想信念教育是在人格培育上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指导思想。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举旗定向的效力,引导拔尖创新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拔尖创新人才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补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精神之“钙”。才能使拔尖创新人才避免得“软骨病”,以清醒的历史眼光和高超的历史思维能力,区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下“共产主义渺茫论”“共产主义过时论”等西方中心主义错误思潮,以突出的辩证思维能力进行国际比较,以才气、底气和骨气塑造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坚定的理想信念。

以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凝聚感召力激发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责任担当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点明了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3]。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学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思想文化创新和基础学科前沿,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将国家所需与个人兴趣相结合,勇担科技强国建设使命重任,成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拔尖创新人才,推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转化为人才为党、人才为国的人才担当。

以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塑造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人民立场坚守力。在针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过程中,要始终以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培养具有人民立场、服务于人民福祉的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实践教学、社会服务、实地调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的需求和期望,增强拔尖创新人才的服务意识,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同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在科研和创新过程中坚守人民立场,将科研成果和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和人民的实际利益,推动科技成果的普及和应用。

思政引领力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意义

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结构由“概念层、论断层、原理层、范式层”组成[4],思政引领力的提出是对这一知识体系的丰富和拓展,也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有效举措。一是对概念层的深化。思政引领力作为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外延的概念,涵盖思想引领、政治引领、文化引领、理想引领、价值引领、道德引领等多个维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中的核心概念紧密相关,例如立德树人是目标引领、铸魂育人是使命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引领等,都旨在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对论断层的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多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顶尖高校考察调研时都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要求。以思政引领力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应有之义,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丰富。三是原理层的体现。思政教育原理层是将概念和论断上升到规律性层面的结果,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规律。思政引领力的提升,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如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等。这些规律的揭示和应用,为思政引领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四是范式层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范式层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整体特征和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凝结而成的、总体性的独特理论架构。思政引领力的提出,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有的理论科研、教学实践等方面的不断进步,促进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完善。

创新了教育三重属性融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教育具有突出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思政引领力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创新探索将教育三重属性融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是政治属性的融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拔尖创新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二是人民属性的融入,关注人民群众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期望,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公平的教育机会;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实践平台和就业机会。三是战略属性的融入。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紧密结合,引导拔尖创新人才投身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发展,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是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现实回应。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是我国自主创新的关键。高校之责在于培养人才,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以思政引领力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立的是拔尖创新人才之德,树的是有德之拔尖创新人才,强调的是“德”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德育”在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学、科研、管理中的首要地位。如善用重大历史题材彰显思政引领力,以“理论大课”向拔尖创新人才讲授马克思主义大道;善用社会实践培育拔尖创新人才责任担当,以“实践大课”引导拔尖创新人才在社会生活中做奋斗者;善用广博知识视野解决学生思想困惑与盲点,以“人生大课”引领拔尖创新人才武装头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就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关系而言,科技创新要靠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靠高质量教育,三者良性循环,是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思政引领力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高质量教育培养注入了思想伟力。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扎实推进2035、2050战略蓝图的顺利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探索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目前最好的足彩app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0:33-34.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7:19.
[3]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N].目前最好的足彩app,2021-09-29(001).
[4]项久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阐释[J].教学与研究,2024,(10):28-36.(本文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筑基远航”项目“善用‘大思政课’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思政铸魂育人新模式”的阶段性成果)

附: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TQxOTY2MA==&mid=2247506039&idx=1&sn=a4056d628e5add24b3ceda38a30a445f&chksm=e987c65a87843502e23b4c92c31d2d619943197d8fcef16ea863c404f1b766b0194d13cddfaf&scene=27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