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王波)多边主义潮流不可逆 全球南方合作正当时
(来源:光明日报2025-09-23)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80年来,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推动世界从战后重建走向共同发展。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多边国际组织,承载着世界各国人民对多边合作的期待。
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离不开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携手合作。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愿同广大全球南方国家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联合国始终是多边主义的核心载体
多边主义一般指倡导通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或其他行为体协调解决国际问题的制度或理念,与单边主义、双边主义等相对应。
多边主义有多重作用,一是多边主义规避了单边主义中大国凭借自身实力实现外交目标的弊端,也规避了双边主义中可能存在的大国和中小国家之间的力量不对称。多边主义为中小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制度平台。二是多边国际组织为国家之间解决争端与加强合作提供了对话平台,减少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易成本。三是通过在多边国际组织中进行互动,一系列国际规则与国际规范得以确立并传播。
联合国成立80年来,始终是多边主义的核心载体。联合国通过15个专门机构构建起覆盖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的多边合作网络。联合国维和部队深入冲突一线,为化解地区冲突作出卓越贡献;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贷款,使这些国家能够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消灭天花和疟疾、防控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国际社会没有通过联合国这一最普遍的多边国际组织形成合力,很难想象上述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可以说,多边主义已深度嵌入国际社会运行肌理,这一发展趋势是任何国家、任何个人都改变不了的。
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联合国正面临双重危机。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延宕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此情况下,区域化逐渐成为国际合作的主流。从体系内部看,部分大国责任缺失导致治理效能衰减。美国频频“退群”,标志着单边主义对多边合作的冲击不断加剧。同时,部分西方国家将联合国视为地缘政治工具,频繁滥用否决权,导致联合国部分机制失灵。更值得警惕的是,伪多边主义抬头,部分国家通过构建排他性集团割裂国际合作,使全球治理体系呈现“阵营化”分裂风险。
中国与全球南方的多边合作全方位拓展
中国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在联合国框架下不断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间的合作。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历史遭遇相似,具有相同的发展诉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合作范式。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此后,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逐渐进入制度化轨道。77国集团是全球南方国家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制度创新。中国一贯支持77国集团正义主张和合理要求,同其在“77国集团和中国”框架下开展协调与合作。
在既有多边合作机制中,中国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给予各国平等参与规则制定的权利。
在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推动下,世界银行提高发展中国家投票权占比至47%以上。在新兴多边机制建设上,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打造了一系列合作平台。上海合作组织从安全合作向经贸、人文领域拓展,目前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5个对话伙伴;从“金砖四国”到“金砖国家”,再到“大金砖合作”,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实现扩员。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10年来,已累计批准120个项目,贷款总额约400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吸引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累计批准超300个项目,融资总额超600亿美元,带动超2000亿美元资本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
这些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参与的多边合作机制创新,打破了既有多边国际机制中西方大国占据主导的格局,形成了多边主义合作新范式。
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间的合作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成果丰硕,关键在于双方在实践上形成了一系列原则和理念。一是坚持平等相待——已成为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交往的准则;二是注重共同发展——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有着共同的诉求,联合国框架下的一系列多边合作机制为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展提供了平台;三是强调开放包容——“小圈子”“小院高墙”不仅把世界阻挡在外面,也导致自身封闭。中国主张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构建的诸多多边合作机制,不具有排他性、针对性,秉持开放原则,欢迎世界各国加入。
携手全球南方进一步推动多边主义合作
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员,在联合国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国正在与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探索符合各国共同利益、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合作方案,为进一步推动多边主义合作提供新的可能性。
理念引领是推动多边主义合作的思想基础。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合作为基础,突破了传统国际关系中的零和思维。这一理念与全球南方国家追求的共同发展目标高度契合,自提出以来被联合国相关文件多次引用,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中国还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以各国之间地位平等为基础,以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以集体协商为达成行为准则的前提,反对“小圈子”等伪多边主义,防止多边主义的内涵被篡改。这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利益相一致,受到全球南方国家的普遍欢迎。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提出四大全球倡议。自2021年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来,中国在减贫、粮食安全、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等领域持续推动国际合作。2022年,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在该倡议的指引下,中国与各国积极发挥联合国平台作用,推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机制下的安全合作,搭建国际安全交流合作平台和机制。2023年,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共同倡导”为核心理念,有力回击了“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成为化解国际信任赤字、完善全球文明治理的行动指南。
今年9月1日,中国又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中国将与全球南方国家一道,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四大全球倡议,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已经成为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开展多边合作的共识。
联合国成立80年来的实践证明,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唯一正确选择。中国始终坚信,真正的多边主义离不开联合国,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离不开国际法,要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离不开各国合作,大国必须带头主持公道、厉行法治、承担责任、聚焦行动。
当前,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已成为世界变局的鲜明标志,中国将同全球南方国家一道,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作者:王波,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院长)
附原文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ce310b76cf324ab5b11958436928b358
《人民画报》:(王志民)汉班托塔港:印度洋上的...
《光明日报》:(王波)多边主义潮流不可逆 全球南...
《北京青年报》:(贾怀勤)从北京到承德 铁路串起...
《北京日报》:北京跻身全球教育中心城市前三
《中国青年报》:“全球教育中心城市100强(2025)...
《CCTV-2财经频道》(江萍):美联储9月降息 再陷...
《CGTN》(杨杭军): Foreign capital returns to...
《CCTV-2财经频道》(江萍):A股市值再创新高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