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WTO研究院屠新泉院长领学回顾中国“入世”20周年——改革开放里程碑
校新闻网讯(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供稿)20年前的11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签字仪式上签署文件。一记小小的木槌敲开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15年的谈判与等待之后,在世纪之初,WTO终于接纳中国成为它的第143个成员。20年后的11月11日,作为国内为数不多专门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科研机构,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的全体教师在WTO领域资深专家屠新泉院长的带领下共同回顾中国“入世”20周年,集体学习“入世”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集体学习由国开院教师第三党支部戴臻书记主持。
屠院长首先回顾了中国“入世”的历程和重要意义。50年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确立了在全世界的政治地位;30年后的“入世”则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合法”地位。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长期处在全球西方与东方两个市场之外,相对孤立。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开始逐渐融入西方经济体系,1986年提出“复关”,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又改为“入世”,此间谈判一波三折。面对内外部压力,时任中国领导人认识到融入世界的重要性,坚决推进中国的“入世”进程,于2001年成功“入世”。“入世”对中国而言,不仅争取到了美国的最惠国待遇,大大降低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而且解决了中国在国际的身份问题。
屠院长说,中国“入世”后的成就远远超过预期,“入世”在外部主要解决了中国的身份问题,使中国可以融入全球经济,这一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中国能把握和利用好这一机遇,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的结果,中国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内因的推动。一方面,中国人民勤劳奋进,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了坚实保障。当然,改革开放也带来了国外的技术、管理经验,推动国内企业的快速成熟和成长。
教师们对屠院长的专业分享和解读感受颇深,也纷纷结合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对“入世”20周年谈了各自的感想,并表示虽然WTO改革目前面临重重阻碍,但相信中国政府将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姿态,成为WTO改革的中流砥柱,致力于提高多边贸易体制的效率和公平,为世界贸易发展创造更好的治理环境。
《中国经济半年报》:(庄芮)外贸多元化拓展 破解...
《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海外版:(科林)推广中国文化,促进...
新华社:(屠新泉)中国经济系列专题片《巨轮永向...
央视新闻:(屠新泉)中国经济:顶压前行 好于预期
新闻周刊:(赵忠秀)机电出口,“智”造新动能
第一财经:(屠新泉)进出口波动之中保持高位,关...
人民论坛网:(黄宝印)在高水平教育开放中加强“...
CCTV2《央视财经评论》:(屠新泉)外贸顶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