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追光 学以成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一届文学节开幕式举行
校新闻网讯(中文学院供稿 摄影 陈宏亮 袁文超 冯逸嵩 张戬 )文明立世,文化兴邦。2025年4月17日,世界阅读日前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一届文学节暨朝阳公益影厅“进高校”启动仪式在求索楼一层报告厅举行。本届文学节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思想的凝聚固信仰之本,以文化的创造铸时代之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接过电影——这个文学的接力棒,与北京朝阳区文化中心联合发布朝阳区公益电影地图,以电影为媒、以文学为桥,让“红色电影摇篮”与“经济研究前沿”交织交汇交融,推动国际贸易走向更辽阔的未来。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北京市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承办。中宣部文艺局原局长刘汉俊,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赵艳红,朝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冯志明,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闻出版局局长、二级巡视员潘竞,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史先礼、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马骏、小关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尧星,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小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周波以及朝阳区各政府部门、电影院线、影院的领导和代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师生五百余人参加会议。
第一届文学节在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兰亭”古筝社演奏的“茉莉花”、白玉兰合唱团 “如愿”的歌声中拉开帷幕。
文学与成人:文学是生活、是精神、是历史、是思想、是道路
中宣部文艺局原局长刘汉俊作《文学是什么》的主旨演讲,他说,最美的季节迎来最好的文学节、读书日,感觉今天是一个美好的日子,一个属于文学的日子。能够探讨关于文学的话题,是一件很神圣、很有品位的事情。
刘汉俊说,从快递小哥王计兵的网红诗《赶时间的人》说起,要感谢网络、感谢时代,是生活酿造了这样带着时代气息、社会温度的作品,原汁原味,真情实意,却有诗情画意。文学就是生活、是精神、是历史、是思想、是道路,组合在一起,它是人生的格局,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这是今天,我们以文学的名义、以文学节的方式,相聚在一起时应该思考的问题。走进生活、提振精神、书写历史、高扬思想的旗帜、指引前进的道路,这是文学的使命。文学不泯,心中有光;文学长青,人类不惑。
文学与电影:公益影厅是滋养青春、启迪思想的文化课堂
朝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冯志明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朝阳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让文化惠民更接地气、更聚人心。“朝阳公益影厅”走进对外经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学,正是希望以电影为媒、以文学为桥,让更多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朝阳公益影厅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持“共建共享、共促共治”的理念,联合辖区商业影院、文化园区、文化设施,构建起覆盖全区的公益电影放映网络。今天,我们不仅为新增合作影院授牌,发布全市首张公益电影放映地图,更首次把朝阳公益影厅引入高校,让同学们在校园里就能欣赏到高品质影片。未来,还将引入更多文学对话、电影交流活动,让公益影厅成为滋养青春、启迪思想的文化课堂。
校党委副书记张小锋说,高校在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中肩负重要使命。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思想的凝聚固信仰之本,以文化的创造铸时代之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历来注重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学文化育人价值,学校“求索映像”系列活动通过影视艺术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以光影铸魂、以实践育人”。此次,朝阳公益影厅“进高校”活动,必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希望同学们以文学为青春成长的“心灵地图”,爱读书、读好书,洞悉世界,照亮生命;以文学触摸中华文化的“精神图谱”,保持“深阅读”的习惯,让那些穿越时光的文字,帮助我们守住精神的沉静;以文学为走向远方的“时代方舟”,大学始终将文学作为涵养人格的根基、走向远方的“方舟”;以文学的“智能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创新文化表达方式,用新颖的形式,智能衔接破解文化传播障,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马骏介绍朝阳公益影厅相关情况。
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史先礼,小关街道办事处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尧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袁利新,中文学院党委书记曲佳文,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雷,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杨迪为朝阳公益影厅新增6家商业影院授牌。
朝阳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闻出版局局长、二级巡视员潘竞为朝阳公益影厅地图揭幕。
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赵艳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周波为朝阳公益影厅进高校揭牌。
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马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院长邓如冰签订《芳草地》丛书项目合作协议。
“文学追光 学以成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一届文学节”揭幕。
文学与城市:赓续文脉 迈向未来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作《一座城市与文学馆》报告,他介绍了中国的现代文学馆的整体情况,文学馆馆藏98.04万件藏品,不仅是文学史的见证,更是北京作为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文化中心的重要文化资源;文学馆通过丰富的展览和活动,将文学融入公众生活,成为北京市民和游客了解中国文学的重要窗口;现代文学馆对于北京的意义在于这是文化地标与精神象征。文学馆的馆徽是逗号造型,标志着一种延续,意味着中国现代文学馆深挖文学资源的丰富矿藏、植根文学传统,从过去走到今天并将继续迈向未来。
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何卫国说,北京是《红楼梦》诞生地,琉璃厂是《红楼梦》从手抄本到印本的流传地,从北京走向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再走向世界;《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经典,它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家园, 在《红楼梦》产生200年后的今天,于我们的社会与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将《红楼梦》打造为北京城市文化名片。
中文学院2014级校友、《文艺报》记者罗建森,深情回忆大学时光。他说,在中文学院经历与文学有关的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尝试写完整的小说,第一次在公众号上发布自己的作品,第一次获得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性的文学奖项,希望同学们当“杂食动物”,开阔眼界,用横向的宽阔去矫正纵向的狭隘;多吃“细糠”,阅读最优秀、最经典的文学作品,体会文学魅力;勤写多练、勤于发现、勤于思考,守住初心,不辜负当初那个遥想未来的自己。
开幕式的最后,以科幻文学改编电影《流浪地球1》为本届文学节电影周拉开序幕。
本届文学节得到了朝阳区小关街道办事处、朝阳区融媒体中心、中国现代文学馆、朝阳区文旅集团、北京世纪东方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珠海横琴万达电影院线、珠影耳东传奇影城、万影影业(深圳)有限公司北京朝阳区分公司凤凰汇店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参加文学节的还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工部部长李峰、研工部部长申爱华、校团委书记苗冬青、体育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李福德、宣传部副部长乔雪竹、中文学院副院长秦汉、副书记朱向峰等。
据介绍,本届文学节围绕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与“国际传播”二大学科门类,展示中文学院学科特色、彰显育人成果,从3月中旬—5月中旬,举办“为你写诗:云南省勐腊县支教学生拼贴诗展览”“光影万千重:第一届文学节电影周”“语跨四海 文系五洲: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风采展启动会”“丝韵文心,扇结新友:非遗蚕丝扇制作体验”“中文‘友’有约:校友系列访谈”“舟舶继路辟新天·商使交属文韵延:第十四届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等23项系列活动,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