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中国金融学院供稿)3月13日下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主题讲座于宁远三层报告厅举行。讲座主题为 “从校园到社会: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第一课”,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琳琳主讲,本次讲座也是北京中关村银行、中信百信银行与中国金融学院共建的“青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基地”第一讲。
刘琳琳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引,简要介绍了当前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基本形势。她回顾了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涉及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并对金融消费权益的主要内涵——资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等作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她列出了当今形势下金融消费权益受到侵犯的常见情形,如无资质机构声称“挂靠”于政府机关下、利用受骗对象对官方的信任扩大顾客范围;催收公司以骚扰甚至暴力手段违规催债催收、对受害对象生理心理健康造成严重损伤。于典型案例基础上,她为在场师生讲解金融消费违法犯罪行为人通常采用的侵权手段及其不合规之处,并结合自身办案经验,强调了金融消费中必要的风险管控措施与注意事项,引导同学们形成保护自身金融消费合法权益的自觉意识与行动能力。
本次讲座活动为广大金融学子于专业实践中依法合规开展金融活动、依法保护自身金融消费权利提供了有效指导,为培育“以义取利 稳健审慎”校园特色金融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