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好的足彩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目前最好的足彩app观点
目前最好的足彩app观点

政府管理学院宁晶副教授团队关于人工智能治理的研究成果发表

发布时间: 2025-04-08 浏览次数: 次

校新闻网讯(政府管理学院供稿)近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宁晶与复旦大学范梓腾老师、香港科技大学和经纬老师合著的研究论文Slowing Down or Adapting to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obot Replacement Risks and Policy Preferences,在法学和公共管理门类的国际权威期刊Regulation & Governance线上发表。该文基于行为公共管理学的经典2×2情景调查实验设计,结合政策应得性理论,探讨了中国民众在面对“机器换人”风险时的多维政策偏好。

近年来,宁晶副教授研究团队从风险预期、政策反馈和政策应得性等多个理论视角,立足中国制度场景,持续研究中国式人工智能治理。在2021-2024年期间,共发表4篇研究论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北京市教学改革创新项目1项。

【研究论文】

1.Fan, Z., Ning, J., & He, A. (2024). Slowing Down or Adapting to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obot Replacement Risks and Policy Preferences,Regulation & Governance, https://doi.org/10.1111/rego.12642 ,共同一作

自动化风险与政策偏好之间的关系正受到学界日益关注,但现有讨论呈现出分歧甚至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公民倾向政府干预以降低自动化风险的具体情境及其对特定政策选项的偏好,整合现有研究并为相关文献作出贡献。基于中国机器人应用的调查实验设计,研究发现:相较于常规工作场所,公众更支持政府介入危险工作场所的自动化风险;当面临此类风险时,民众更倾向于选择培训项目等社会投资型政策,而非机器人税等税收政策、机器人配额等管制型政策,或失业救济等补偿型政策。研究表明,只有当公众认为受益群体具有社会保护的“应得性”时,且相关政策能平衡技术进步与失业风险时,才会支持政府降低机器人替代风险的政策干预。

2.Fan, Z., Ning, J., & He, A. (2022). How Does Automation Risk Shape Social Policy Preference? Employment Insecurity and Policy Feedback Effect in China.Social Policy and Society, https://doi:10.1017/S1474746422000513 ,共同一作

由技术创新驱动的工作场所自动化正在产生显著的社会政策影响。本研究反驳了“自动化风险会引发就业不安全感并促使个人更支持再分配政策”的主流观点,在中国情境下并未找到相关实证证据。通过对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性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自动化风险与民众对政府承担养老责任的偏好存在极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更为慷慨的地方福利体系会强化自动化风险与个人支持政府介入养老保障之间的关联。在主要再分配政策不与就业直接相关的福利体系中,自动化风险未必会引发公民通过再分配项目获取短期即时保护的偏好,反而可能促使个人将社会保障需求投射到中长期的就业关联型政策。地方福利体系的慷慨程度通过政策反馈效应对个人社会政策偏好的形成产生调节效应。

3.宁晶、范梓腾*,技术变革与人口转型——自动化替代对劳动者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年3期,128-141页。

中国已步入低生育国家行列,并处于经济产业智能化的重要转型期。文章使用2017年CGSS调查数据,构建了反映职业常规任务强度的指标,用以表征劳动者面临的职业自动化替代风险,并且采用二分类逻辑斯蒂回归验证自动化替代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职业的自动化替代会抑制劳动者的二孩生育意愿。与非常规任务群体相比,更容易被自动化替代的常规任务群体的二孩生育意愿更低。自动化替代的抑制效应在社会经济地位较高、住房面积较小的劳动者群体中更加明显。上述发现丰富了学界对二孩生育意愿在经济产业智能化转型时期生成机制的多元理解,拓展了经典生育成本路径在技术变革背景下的应用。

4.范梓腾、宁晶*,技术变革中的福利态度转变:自动化替代对个体养老责任偏好的影响,《社会学研究》,2021年1期,160-179页。

本文聚焦于“机器换人”运动中的职业自动化替代,致力于揭示技术变革背景下个体养老责任偏好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个体职业被自动化替代的可能性越高,越偏好由政府承担养老责任。第二,自动化替代通过提高个体对未来的风险预期强化其期待政府养老的倾向。第三,自动化替代的强化效应在不同群体、家庭和地区间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其强化效应在高收入群体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群体以及有代际陪伴的家庭和公共服务较好的地区中更加明显。

【科研项目】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政策叙事与公众反馈效应:基于地方政府的实证研究”(72304066)

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沿政策领域,人工智能具有“双刃剑”效应。因此,地方政府如何如何“讲述”这一新兴技术并取得公众支持对其推广与发展至关重要。已有文献主要从采纳扩散和应用影响等角度围绕人工智能展开研究,鲜有文献回溯到政策过程的前端环节,考察地方政府的人工智能政策叙事。为此,本项目围绕政策叙事的测度方法、影响因素、反馈效应及中介机制等科学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首先,提炼出政策叙事的多维度特征,运用大数据 文本分析对政策叙事进行测度,在整体层面呈现时空分布格局,并分析政策叙事形成的影响因素。其次,基于政策反馈理论视角,结合“机器人+”的政策场景实证探究政策叙事对公众态度及其支持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本项目独辟蹊径地引入政策反馈视角与“大数据+调查实验”方法,对人工智能政策叙事这一广泛存在但缺少系统理论分析的现象进行研究,为推动我国数字中国建设与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政策启示与建议。

【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6.北京市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人工智能赋能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改革与效果评估”

随着新型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引擎。目前,智能问答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已被运用于部分高校继续教育课程中,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节省了继续教育开办的人力物力。本课题将以北京市高校为例,探究人工智能如何赋能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并评估其效果。本课题计划对北京市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现状进行评估,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举措,并评估其效果,提出北京市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