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把就业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一级指标
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突出。 今天,教育部就做好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六项举措。
举措一: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落实好代偿助学贷款、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生活补贴、户档迁转、职称评定、权益保障、创业扶持等事关毕业生切身利益的政策。
举措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进一步落实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工作体制,健全市、县级毕业生就业领导协调机构。开发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创造条件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举措三:加快建设和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社会就业大系统,加快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对于高校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及到基层就业的,要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
举措四: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高校内部就业工作体系。各高等学校尤其是民办高校、高职院校、新办学校要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抓好。落实好“一把手”工程,完善“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校内就业工作体系。
举措五:完善评估机制,促高教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把就业状况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一级指标,作为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教学评估的核心指标。从2007年起,在教学评估中突出对就业状况的考查,对就业率作假的高校实行“一票否决”。2007年要将就业率与年度招生计划适度硬挂钩,坚决调减就业率低的高校和专业的招生名额。
举措六:推动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舆论氛围。各地、各高校要把就业宣传教育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职业指导和就业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
《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海外版)》(张欣):H20芯片解禁,怎...
《光明日报》:(姚星 林桂军)中非经贸合作为世界...
《北京日报》:(蓝庆新)雄安新区数据要素创新“...
《中国经济半年报》:(庄芮)外贸多元化拓展 破解...
《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海外版:(科林)推广中国文化,促进...
新华社:(屠新泉)中国经济系列专题片《巨轮永向...
央视新闻:(屠新泉)中国经济:顶压前行 好于预期
新闻周刊:(赵忠秀)机电出口,“智”造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