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屠新泉)“绿色经济”成全球化新主题 中外嘉宾在沪呼吁国际合作
(来源:中新网,2024-11-07)
中新网上海11月7日电 (记者 郑莹莹)“新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要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7日在沪说。
11月7日,2024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在上海举行。记者 郑莹莹 摄
当天,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办、政协上海市委员会承办的2024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在上海举行,140余位中外嘉宾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世界现代化”主题进行交流。
屠新泉在论坛上称,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环。从技术层面来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世界各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领域)已经进入大规模生产和市场化普及的阶段。他指出,如果不能开放全球市场,迅速做大规模,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成本将极其巨大,也很难实现经济上的可负担性,无法在市场上得到真正广泛的应用,从而也不能为全球能源转型及时发挥应有的价值。
英国工党成员马克·楼更(Mark Logan)说,在中国,创新非常迅速,“看看电动车的发展,这正是中国在包容性和现代化方面承诺的见证。”他还指出,正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也显示了中国对共同繁荣的承诺。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碧新表示,“绿色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全球化主题,“新全球化把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要求各国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希腊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席扬尼斯·佩达斯(Ioannis Paidas)表示,能源危机凸显了加快制定转型政策、减少碳排放的紧迫性。他在交流中强调了全球各国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欧盟经济社会委员会对外关系部主席迪米特里斯·迪米特里阿迪斯(Dimitris Dimitriadis)关注到供应链碎片化问题,“我们有责任建议各国政府不要只关注经济安全和原材料获取方面的短期政策,而要评估这些政策的长期和全球影响。”
附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073536640348798&wfr=spider&for=pc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王志民)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
《China Daily》:(赵忠秀)Senior experts decod...
《上海证券报》:(屈启兴)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
《中国高教研究》:(黄宝印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上海证券报》:(孙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做好金...
南方网:(高蕾 张启迪)新质生产力:激发中国经济...
《云南日报》:(赵崔莉 陈力)儒学入滇的千古佳话
《学习时报》:(戴长征)在国际格局深刻演变中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