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张小锋 张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如何落到实处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07-8)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占据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当前,如何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切实将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抓在手中、落在实处?
在笔者看来,高校应当深刻领会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丰富内涵,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与高质量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思政教育等环节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形成融合联动的大育人格局,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构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总体布局。高校要着力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推动的大就业格局。一是加强学校党委组织领导,夯实“一把手”工程。可组建多级就业工作领导体系,确保毕业生就业有条不紊。二是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明确培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可将就业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制定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社会人才需求相一致的指标计划,制定符合培养实际、突出学科特色的就业服务任务。三是提高站位,加强顶层设计。可紧密围绕学校办学特色,通盘部署,形成“就业一盘棋”;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定期交流经验、解决问题;整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研究生导师、校友等资源,形成全员促就业的工作合力。
整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资源平台。高校要突出学科专业精准对接,优化人才培养的就业传导机制,全方位延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价值链。一是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产业集群,以及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开拓就业市场。二是深度了解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建设区域性、行业性就业市场和就业实习基地。三是系统梳理各行业领域人才需求,充分调动培养主体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结合学科专业特色积极举办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会。四是积极开拓政策性就业岗位,做好选调生、支边支教、国际组织人才、参军入伍等具体领域的工作。五是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项目孵化平台。六是健全职业发展指导体系,加强生涯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打造“职业规划金课”,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营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育人环境。高校要将就业教育和观念引导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推动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一是定期策划组织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二是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宣传模式,善于运用全媒体立体化宣传手段,树立在国家战略行业、重点领域以及西部基层就业的优秀毕业生典型。三是结合用人单位招聘周期,在宿舍园区、科技前沿实验室等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景开展职业规划和引导教育活动。四是精准开展就业困难帮扶,建立“一人一策”等工作流程,并提供专业的心理指导。
提升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机制效能。为解决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高校应当健全就业促进和反馈机制,提高人才供需匹配度。一是加强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定期开展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二是建立完善“就业工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毕业去向落实率作为事业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促进高校就业工作规范化和系统化。三是开展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研究,拓展调查评价范围,落实好教育系统“从出口端反馈培养过程,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制度安排。四是依托专家、学者和专业机构,开展就业创业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与评估,准确研判就业工作形势,推动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五是强化校内就业统计数据的监测和应用,及时掌握学校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和重点难点。六是发挥好招生计划的“杠杆”作用,强化就业与招生计划的关联度,把就业状况作为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招生计划调控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依据。
(作者张小锋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莉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书记)
附原文连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7/08/content_641608.htm?div=-1
《中国石油企业杂志》:(董秀成)全球能源转型正...
熠熠全球能源观察:(董秀成)“双碳三新”:石油...
《焦点访谈》:(屠新泉)从“生产”到“出品” 看...
《光明日报》:(蓝庆新)“大金砖合作”谱写全球...
CGTN:(杨杭军)Exploring new chances for forei...
《中国石油企业杂志》:(董秀成) 能源转型:既是...
《中国石油企业杂志》:(董秀成)全球石油贸易格...
《证券日报》:(楼秋然)泉阳泉子公司登报催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