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好的足彩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箐箐校园  >  正文
箐箐校园

外语学院葡萄牙语系师生受邀参加葡萄牙外交部长演讲会

发布时间: 2025-03-26 浏览次数: 次

校新闻网讯(外语学院供稿)2025年3月24日至28日,葡萄牙国务部长兼外交部长保罗·兰热尔(Paulo Rangel)访问我国,期间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中葡第二次外长级战略对话,并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演讲会。受北京外国语大学邀请,我院葡萄牙语系15名师生参加本次演讲会。

北京外国语大学贾文建校长在致辞中引用中国古话“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强调中葡两国将以文明互鉴增进理解,合作共赢书写新篇章,并表示期待为中葡合作贡献更多青年力量。

兰热尔外长在演讲中介绍了葡萄牙语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分布区域及使用情况,并深情讲述了他对卡蒙斯、安东尼奥·维埃拉、费尔南多·佩索阿等文坛巨擘及其杰出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他指出,葡萄牙语不仅是葡萄牙文化的载体,更是多元文化的结晶,对促进多区域经济、文化、科学合作具有特殊意义,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他鼓励在场师生深入学习语言、广泛阅读、行走世界,努力架设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桥梁,推动全球多元文化进步。

在互动提问环节,我院葡萄牙语专业夏宇遨同学用流利的葡萄牙语向兰热尔外长提问:“对部长而言,葡萄牙拥有足球、法多、佩索阿等鲜明的文化符号,那么在您心中,哪些元素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外长从足球谈起:“波尔图足球队的队徽上有一条龙,每次看到它,我都会联想到中国——龙正是中华文明最深厚的象征之一。”随后,他进一步阐释:“陶瓷、丝绸、汉字,这些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符号,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瑰宝。从哲学层面看,中国文化的延续性与包容性始终为世界所瞩目,它不仅塑造了东方文明的独特品格,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了智慧与力量。”部长的回答既以具体意象拉近了两国文化的距离,又以宏观视角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现场师生报以热烈掌声。

此次讲座为师生揭开了文明对话的深层肌理,更以高层级的人文视角赋予中葡关系鲜活的时代内涵。葡语学子深刻意识到语言学习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工具性价值,语言是解码文化基因的钥匙,也是青年一代成为中葡交流“摆渡人”的使命召唤,而更深远的启示在于“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包容胸怀。同学们将继续以语言学习为支点,用葡语书写跨越山海的对话,让文化共情的星火,照亮两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阔征程。